華為在德國、法國業務一切正常;在日本,華為積極參與運營商5G標書答複和實驗局測試;在新西蘭,客戶表示與政府繼續斡旋,流量計與華為合作保持不變。
時間再稍延展,2018年1月底,美國科技網站Axioses曝光了一份文件,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關於5G網絡的備忘錄草案。草案呼籲美國政府將5G網絡國有化,也提及中國科技公司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,其中點名了華為和中興。
美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通訊設備市場,Verizon、AT&T、Sprint和T-mobiles這四大當地運營商拿下了美國超過90%的市場。在5G技術層麵,Verizon選擇了三星和愛立信,AT&T在此基礎上多了一個諾基亞,T-mobiles與諾基亞、愛立信簽訂了長期的電磁流量計合同,價值35億美元。2018年1月初,華為原本要與Verizon、AT&T合作在門店銷售手機,然而這一計劃在公布前夕被相繼撤銷。
IT研究與顧問谘詢公司Gartner報告顯示,2017年,華為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芯片買家,采購總額約140億美元,相比2016年增加了大約32%,采購對象包括高通、英特爾、博通和賽靈思等國際芯片公司。
2018年11月9日,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(BIS)出台了一份針對新興產品和技術的管製框架,其中涉及AI技術、AI芯片、機器人、量子計算等14項核心前沿技術。美方表示,該框架出台的目的在於保證美國在全球科技、工程及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受影響。
此舉直接受到衝擊的是中國,其中便包括華為。有分析認為,這是一個對中國企業“卡脖子”的規定。
此外,據Bloomberg報道,自2016年起,美國政府開始擔心華為等公司的設備安裝了後門,能夠監控美國的用戶。華為否認了這些指控,認為這是一種民族主義的恐慌。“91免费观看视频在這個行業已經有30年了,從沒出現過一起安全問題。”華為負責國際媒體事務的副總裁Joe Kelly回應稱。
但是,五角大樓以出於安全考慮為由,已停止向美國軍事基地提供華為的設備。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之一百思買最近也已停售華為產品。
首都經貿大學分析稱,目前華為已基本放棄了美國市場,磁翻板液位計主要陣地在歐洲和中國,而且華為技術研發實力已不容小覷,綜合看來,美方技術製裁對華為業務不會有破壞性影響。
年報顯示,2017年華為總營收中,中國區收入占到了50.5%,達3051億元;歐洲、中東、非洲營收占比27.1%,達1639億元;美洲占比6.5%,為393億元,業務集中在墨西哥、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