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磁流量計是灌漿過程的主要工藝流程,為在施工中進行有效的控製,需對施工過程中的水和水泥漿液進行計量和控製。
鑽孔、洗孔:灌漿施工首先要在岩層中自上而下分段進.行鑽孔,待單孔終孔,用大量清水洗孔,至回水變清,無流量測量點,故不展開討論。
簡易壓水試驗:洗孔結束,下孔口管,密封孔口,以設計要求的壓力向孔內送水,測定其相應的流量值,並據此計算岩體的透水率。計算結果關係到岩體滲透特性的評價以及灌漿成果資料整理。這一-測量點是十分重要和敏感的,準確是首要指標,水有一-定的電導率,滿足電磁流量計的測量要求,需要重點考慮的是電磁流量計的口徑,因為壓水試驗和灌漿用的是相同的電磁流量計. 灌漿:壓水試驗後,灌漿泵將一定水灰比(比如3:1,2:1,1:1,0.81,0.5:1)的水泥漿液壓送到孔中,--部分進入裂隙而擴散,餘下的漿液經回漿管返出孔外,流回到漿液攪拌機中,在規定的壓力下,當注入率不大於0.4L/min時,繼續灌注30min;或不大於1L/min,繼續灌注60min,灌漿可以結束。每台鑽孔設備都需要兩台電磁流量計分別記錄進、返漿流量,灌漿量就等於進漿量減去返漿量,現場管線與電磁流量計安裝布置見圖3。
由於現場灌漿泵泵量多為6m³/h(100L/min),故電磁流量計的量程選為100L/min,由電磁流量計的測量原理可知[4],其流速的下限由.同噪聲或偏移的信噪比S/N(信號與噪聲)來決定,上限則由測量管內襯裏的磨損和配管的經濟速度等來決定印。由於水泥漿液中帶有水泥固體顆粒,考慮到對電磁流量計襯裏和電極的磨損,選用流速≤5m/s,另一方麵水泥漿液又具有易粘附、沉澱、結垢的特性,故電磁流量計測量管內的流速應不低於0.5m/s,以起到對電極和內襯的自清掃作用。一般當測量管內實際流速<0.1m/s時,感應電動勢已變得十分微弱(零點幾μV~幾μV),此時噪聲.的影響逐步變為主導,甚至淹沒信號電動勢4],由流速與相對誤差的關係圖(圖4)可知,為了保證儀表的檢測精度,流速應大於0.5m/s.故推薦使用流速範圍為0.5~5m/s.

灌漿施工時吸漿量大小一般在0~100L/min,進、返漿,上電磁流量計相應的流量範圍為30~100L/min,從流量、流速與口徑三者關係表(表1)可知:電磁流量計口徑選擇DN25比較合適。DN25的測量範圍是14.72~147.18L/min,同時DN25和現場灌漿管道口徑一致,配套安裝時,不需要變徑。同時電磁流量計的時間常數也應該設置小一些,一般在1~3s,以提高測量的靈敏度。
封孔:待灌漿結束後,按照施工技術要求壓漿封孔,無流量測量點,故不展開討論。 |